一、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
(一)方案概述
基于二/三维地理引擎等技术构建园区地理信息场景,融合安全基础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双重预防机制、特殊作业管理、封闭化管理、敏捷应急、气体探测和大范围速扫等应用系统,实现对园区企业基本情况、装置开停车、园区风险分区、重大危险源、风险隐患、报警分布、特殊作业、人/车/物流、公共区域异常情况、应急救援等多形式、多模式、多维 度的可视化监测预警、统计分析和智能化管控调度。
(二)系统功能:
1、园区驾驶舱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GIS地图和三维数字建模查看重大危险源区域、安全风险等级、人员车辆定位信息、特殊作业等各类分布情况的可视化展示,便于园区实时掌控整体状态。
2、三维可视化
利用三维倾斜摄影技术投射园区的真实样貌,实时展示园区四周边界,企业分布等情况。
3、六大基础功能
安全基础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双重预防机制、特殊作业管理、封闭化管理和敏捷应急等基本功能。
4、基础设施集成功能
突出六大基础管理功能,同时实现示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管廊监测预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探测和大范围速扫等基础设施的功能集成。
5、决策支持
通过对各种突发状况和各级别应急相应预案进行前期准备,利用事故模拟分析模型,对突发状况进行决策支持。
(三)优势
严格遵从导则:功能设计严格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应急厅〔2022〕5号)导则要求,满足系统平台考核得分,助力化工园区达到D级认定。
系统实施落地:具有丰富的项目落地实施经验,应用端功能丰富,系统实操性强。
保姆式交付:项目交付团队从数据录入、硬件施工安装、调试、培训运维等各个方面,可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助力智能化平台高效运行。
二、智慧化工园区篇
方案概述:智慧化工园区依照《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GB/T 39218—2020)、《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联原〔2021〕220号),着力打造园区发展和服务,从智慧环保、智慧能源、运营管理、经济运行分析、企业服务、招商引资、交易平台、助企惠企等多方面,助力园区发展。
(一)系统功能:
1.企业服务:提升园区的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人才服务、产业链协作、交易平台、融资担保、保险保障等。
2.智慧培训:园区专属定制的学习软件平台及工具,覆盖在线学习、智能考试、成绩查询、试卷管理一应俱全,为企业及员工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学习体验。
3.招商引资: 对园区内招商引资项目从策划、开始到完成各阶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招商引资项目各方提供协同工作的平台,对数据进行智能化挖掘,实现招商引资的数据增值。
4.经济运行分析:对园区经济运行、土地建设、土地利用、产业结构、产业经济链等进行数据分析。
5.园区运营管理:围绕园区管委会对园区管理和企业服务的两大需求,通过招商宣传、项目督办、园区管理、协同办公、惠企政策、助企帮扶、企业诉求等功能应用,搭建园区管委会与园区企业的信息桥梁,结合多项惠企政策、集聚产业优势,助力企业发展
(二)优势
1.提高资源整合能力:统一展示和资源共享平台,降低园区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园区创新及管理能力,打造园区管理、园区企业、其他政府部门相互协同运营的完整性智慧平台,聚集园区内各资源,打造园区软实力。
2.增强统筹管理能力:建立统一的统筹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园区内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园区及企业动态发展专栏,为园区提供“一企一册”的服务提供基础统筹支撑。
3.提高园区运营管理能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快速搭建智慧园区智慧化管理系统,推进基础设施、物流、能源、消防、安全环保和企业产品产业链协同的“六位一体化”建设,持续提升园区的智能化、集约化及智慧化发展水平,提高园区的运营管理能力。
三、油气存储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
(一)方案概述: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立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体系和安全运维保障体系,保证平台规范、安全、稳定运行,参照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进行设计。
平台依托企业现有系统数据,通过接入企业实时监测、视频监控、人员定位、设备状态、特殊作业等数据,实现气体泄漏探测系统、接地状态及接地设备在线监测、储罐结构变形与地基沉降监测、储罐自动切水和密闭排放等功能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二)系统功能
1.气体泄漏探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厂区危险气体浓度,危险气体的探测技术包括单点式气体传感器检测与速扫气体探测。
2.接地状态及接地设备在线监测: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装卸车场所设置专用接地线、接地夹和静电接地报警器,罐车在装卸作业前,实现车辆、储罐与装卸设备等电位连接,以及罐车静电接地报警状态的实时监测,对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实现装卸系统接地设备报警信号与装卸泵联锁,并远传至监控中心,异常状态下可同时在现场和监控中心发出声光报警。
3.储罐结构变形与地基沉降监测:基于3D激光扫描、倾斜摄影等技术建立储罐全尺寸实体模型,可在数字孪生平台里进行三维储罐 1:1 模型可视化展示。 研发大型储罐截面提取和结构变形计算方法,实现大型储罐高精度、可视化变形检测;基于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在储罐顶部等位置布设多个北斗高精度监测终端,在储罐本体上安装布设防爆倾斜传感器,对储罐进行全天候实时毫米级形变监测。结合储罐地基沉降检测分析、在线监测等数据,建立储罐变形分 级预警模型,并在三维模型上进行直观展示位移云图及预警信息。
4.储罐浮顶保护:设有外浮顶储罐的应部署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储罐顶部,并确保外浮顶视频监控全覆盖。保护外浮顶储罐的光栅光 纤和线性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应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等有关标准规范设置。在外浮顶密封圈或储罐外壁等位置应采用表面安装的线性温度计,直接监测储罐的最高温度,实现外浮顶初期火灾的早期预警。
5.储罐自动切水和密闭排放:企业应在确保不因油品理化性质和凝固堵塞等原因引发设备故障的前提下,大型原油储罐应设置自动切水设备,降低手动切水时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逸出致人中毒事故概率。同时应将自动切水设备状态数据回传至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
6.环境监测:在罐区内设置风力、风向和环境温湿度等参数的监测设施,监测设施应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 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3036)的有关规定,并将监测数据回传至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
7.电子地图与数字建模:开展厂区及重要设备设施数字建模,将整个厂区的全流程全环节全要素以可视化和虚拟现实的形式呈现, 将人员定位数据、视频图像等数据接入数字孪生系统平台,实现面向企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全程三维可视化集中统一管控,加强企业信息管理和服务。
(三)优势
1.软硬件一体化:针对油气存储企业提供软硬件一体化建设能力支撑,满足多场景的基础业务应用需求。
2.政企互通互联:油气存储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与政府应急监管平台互通互联,绘制全国、全省、全市油气存储企业安全智能化监管一张图、一张表。
3.安全智慧大脑:智能化平台系统设计、信息集成、数据共享、动态管理、交互联动、分析决策等功能较强,同时可扩展性强。
四、加油站智能化管控系统
(一)方案概述:加油站普遍存在分布广、环境复杂、危险因素较多等情况,传统的监管手段主要依托人工抽查、现场执法等,往往存在监管工作量大,风险隐患不能及时发现等问题。基于安全监管要求,结合视频AI等技术,打造一套智能监管职能管控、作业合规督查的一体化方案,切实强化源头治理,有限提升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保障加油站安全,高效运营,也为执法督察提供有效的途径。
(二)系统功能
1.“标准七步法”:支持对卸油作业行为进行分析,包括:卸油车辆识别、车辆驶至卸油区、车轮下放置防滑设备识别提醒、识别静电接地夹与油罐车是否有效连接、识别是否正确放置消防器材、铅封是否完好等等。规范加油的卸油流程,使工作明细化,标准化,有效提升工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2.AI智能分析:对“卸油七步法"的全过程进行智能分析,自动判定过程的标准星,实现基于过程的实时引导和监管,对卸油作业全流程进行智能监管;
(三)优势
1.兼容利旧: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降低施工难度,降低加油站的成本投入。
2.隐患巡查:视频AI算法灵活应用,实现安全生产隐患线上智能巡查。
3.闭环管理:实现报警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为科学管控、全程监管做好支撑。
五、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
(一)方案概述: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充分利用依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在感知、监测、预警、处置、评估等方面赋能危险化学品企业,破解企业安全生产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实现危险化学品企业转型升级,以风险监测预警、实时感知为重点,聚焦事故频发环节,构建出软硬件集成的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安全生产动态管控、实时管理,提升现场管控效能、减少操作随意性,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解决传统安全风险管控手段“看 不住、管不全、管不好”等突出问题。
(二)系统功能
1.安全管理基础信息:安全管理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安全生 产许可相关证照和有关报告信息、生产过程基础信息、设备设 施基础信息、企业人员基础信息、第三方人员基础信息管理等。
2.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主要用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包保责任落实、在线监测预警、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评估报告管理及隐患管理等。
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主要用于推动企业有效运行双重预防机制,对企业风险分析清单、排查任务及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管理,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机制运行成效预警等功能, 全面提升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4.特殊作业许可及作业过程管理:建设特殊作业许可与作业过程管理系统,将特殊作业审批许可条件条目化、电子化、流程化,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作业全程进行过程和痕迹管理,从而实现特殊作业申请、预约、审查、安全条件确认、许可、监护、验收全流程信息化、规范化、 程序化管理,支持属地监管部门/园区的数据互通。
5.智能巡检:按照《“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智能巡检系统建设应用 指南(试行)》建设。
6.人员定位:按照《“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人员定位系统建设应用 指南(试行)》建设。
7.基础设施集成:突出六大基础管理功能外,同时实现气体泄漏探测系统、视频监控与智能分析、电子地图与数字建模等基础设施的功能集成。
(三)优势:
1.精准数据监测: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引入风险研判模型算法和精准报警智能过滤误报等算法,提升系统的精准度,实现监管的智能化。
2.全域闭环监管:实现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运输-经营全域闭环式管理,满足安全监管部门对危化品安全风险日常监管和监测预警防控需求,提升危化品全域闭环式管理水平。
六、危化品专用停车场智能化管控平台
(一)方案概述: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对化工园区危化品车辆停车场的有关规定,化工园区要建立集中的停车场,对待装车辆、过夜车辆等进行集中管理。同时设立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综合管理办公室,组织、协调有关主管部门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的设置将加强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统一管理,规范化工园区道路运输秩序,有效的提升公共安全管理质量并減少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危化品专用停车场智能化管控平台通过打通园区卡口、停车场、企业装卸区域信息数据,实现数据共享交互,对停车场内安全、消防、环保等智能终端监测硬件的数据进行采集、集成、分析、预警、处置,实现停车场的危险源管理由“人管”,转变成“技控”;以监管大屏信息发布为载体,以广场广播系统为管理支撑,实现对入园车辆进行智能引导、预约、停车、排队叫号、在线收费及风险隐患预警报警等,使危化品车辆的停放和作业流程规范化、数据化、可视化,配合车辆安全检查,园区作业安全等措施能有效控制危化品物流环节的各种安全要素,降低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同时从根本上解决危化品运输车辆不规范停放带来的安全隐患。。
(二)系统功能
智慧化管控系统包括车辆预约管理系统、入场检查管理系统、车辆引导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环保监控管理系统、出场结算系统、智能疏散引导系统、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各子系统数据宣上传至化工园区管控中心。
1.车辆预约管理系统:为准入清单内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提供用户注册、车辆登记、依险品费运物料信息登记、服务项预约功能等服务,并结合停车情况为危险品运输车辆合理分配进场时间与停车位。
2.入场检查管理系统:在危险品运输车辆进场时对车辆预约信息进行核对,对未预约的车辆进行现场登记。入场检查管理系统应具有车辆信息建立、添加、删除、编辑、查询等功能。
3.双车辆引导系统:建立危险品运输车辆分类停放数据库,结合入场车辆登记信息为车辆合理分配停车位,并设置停车位信息提示。
4.视频监控系统:对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实施全覆盖监控并显示,应具有夜视功能或通过补光实现24h全监控。在发生泄漏、火灾等事件时,可立即调用视频监控系统对问题部位进行确
5.消防管理系统:应通过可燃气体探测器或图换探测器进行可拟气体滑漏或早期火灾探测,在管理系统中显示探测设备的位置与监控信息,并能显示消防水池位置与水位信息,显示灭火设施的位置与状态、动作信息等。
6.安全管理系统:通过有毒气体泄漏探测装置对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进行早期探测,并在安全管理系统中显示探测设备的位置与监控信息。。
7.环保监控管理系统:应对土壤、环境、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在管理系统中显示探测设备的位置与监控信息。。
8.出场结算系统:应包括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计时、场内消费等相关结算功能。
9.智能疏散引导系统:在事故状态下通过人员或设施引导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内车辆与人员的逃生及避险。
10. 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应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环保监控管理系统等,实现多级别、多专业、名领域、多部门全方位的应急救援信息管理、应急救援物咨管理、数字,应急预室编制,应急资源自动调度、数字应急指挥智能执行。大数据分析与应急救据智能辅助决策等。
(三)优势:
1.危化品停车场风险监控:通过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及风险评估模型,强化对停车场风险的科学动态预控,有效解决停车场风险管控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2.全域态势感知:将各种视频源集成到统一平台,例如园区卡口、停车场、企业装卸区域等视频源,实现园区监控范围全域监测,提高园区在应对突发事件及事件的应对应急等方面的救援能力。